近年来,住房难、上学难、看病难已成普通百姓不可承受之重并在网络上被称为“新三座大山”。这几天,中央在这几个最受关注的民生领域频出重拳。
7月23日,住建部联合八部门重拳整治房地产市场乱象,给出明确的“时间表”和“路线图”,中央彻底整治房地产的决心前有未有。而刚刚,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《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》(以下简称“意见”或“双减政策”)。通读全文,这次措施之严厉让法务君颇为震动!
这个意见全文共8个部分30条,核心内容是整治校外培训,核心目的是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(以下简称“双减”)。意见中公布的改革措施尺度之大前所未有,法务君梳理了一下,其中以下几个举措尤其“辣眼”:
1. 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,严禁资本化运作;
2. 各地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;
3. 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;
4. 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,严禁要求家长检查、批改作业;
5. 依法依规严肃查处教师校外有偿补课行为,直至撤销教师资格;
......
这次改革措施之严厉,尺度之大,实属罕见。政策发布主体是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,中央顶层设计,层级很高,体现国家重拳整治课外辅导乱象的决心。教育“内卷化”已经成为老百姓普遍抱怨的一个社会问题,“鸡娃”、“牛娃”、“青娃”层出不穷,这反映了社会对教育的整体性、全民性焦虑,各个阶层都在焦虑,中产的在焦虑,高收入的也在焦虑,普通老百姓也在焦虑。政府积极作为,相信基础教育的改革很快会有实质性进展。
这个政策可能的影响是巨大的:
1. 该政策会直接影响校外培训机构及其从业者。我们教育培训产业近年狂猛发展,诞生了新东方、高途、好未来这样的在美国上市的课外辅导巨头。这些课外辅导机构挣的盆满钵满的同时,当然他们也为GDP做了一些贡献,解决了不少了人的就业。“双减”政策明确规定不再审批新的义务教育端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,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,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,严禁资本化运作,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、休息日及寒暑假组织学科类培训,这对课外辅导行业说是致命打击个人认为也不为过。
有教育行业分析师对媒体表示,按照当下的监管力度,教培行业在业务层面整体业务或锐减70%至90%。对于新东方,更有网友调侃,搬出了俞敏洪的一本书《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》。此书封面图片在网上广为传播。
事实上,股市已经提前预告了。7月23日,继港股教育股暴跌后,晚间,在美国上市的教育中概股继续暴跌。其中,高途盘中一度暴跌59%,新东方一度跌超58%,好未来一度跌超59%。上述三家中概股单日市值合计蒸发近1000亿元。7月23日,摩根大通将新东方目标价从19美元下调至3.50美元;将高途评级从中性降至减持,目标价从37美元降至3.5美元;将好未来目标价从70美元降至7.6美元,评级从中性降至减持。
2. 对教师行业的影响也不小。对小初中在校老师而言,课后服务的走向大规模推广执行阶段,在校老师假日(包括寒暑假)时间可能会压缩,工作压力可能会增加;“双减”政策规定,依法依规严肃查处教师校外有偿补课行为,直至撤销教师资格,以前靠课余和假日兼职培训挣外快的老师财路要被掐断了。对于在课外辅导机构的从业者,那些没有教师资格证、没有真才实学的人以后可能再也无法像以前那样浑水摸鱼了。
尽管如此,这个政策的真实效果还有待观察:
1. 目前这份文件还只是一份政策性文件,其内容大多比较原则,主要起指明方向作用,很多不能直接执行。“双减”政策如何理解、如何落实,还有待后续制定的执行性质的政策和法律法规。有立法经验的人士应该明白,落实政策比制定政策更难,耗时也会更长。
2. 教育改革一直是个难题。任何改革的推行都会触动既有利益,上述这些措施要落地,会直接影响中小学的老师、校外培训机构和从业者、广大学生和家长。这是多么庞大的一个群体(可能要以百万、千万人为单位来计数),可想而知政策推行的难度。这次的改革会不会出现“上有政策、下游对策”仍然值得我们关注。
3. 很多政策是双刃剑,有利必有弊。这个政策可能会给就业、经济和产业发展带来的一定冲击,我们要有预见。另外,教育改革是系统工程,这次对的义务教育阶段改革(小初中)如何与高中教育特别是大学教育改革相衔接和保持一致,这是更大的挑战。
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,请随意打赏。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!